日本海軍艦上攻擊機─流星
(B7A)
流星
(愛知)流星是二戰中日本海軍甚至全世界最優秀的艦上攻擊機,它在1941年開始設計時,就特別著重速度和任務彈性以預計擔任艦爆彗星和艦攻天山的後繼機種
流星的設計開始於1941年,由於艦載機的進步一日千里,因此日本海軍希望能夠發展出一款既能夠當作魚雷攻擊機使用,必要時又能夠攜帶炸彈對敵艦進行俯衝轟炸的新型戰機,因而提出了AM-23計畫。另外考慮到敵方戰鬥機的性能提升,新機必須要有足夠的運動能力以躲避敵機的攻擊,續航距離則須達到雙引擎飛機的標準。由於當時天山和彗星分別由中島飛行機和航空技術廠進行發展中,因此流星的發展作業交由愛知時計電機航空部(於1943年2月改名愛知航空機)發展,並改名16試艦攻
為了加強他的飛行性能,愛知在流星上使用了逆鷗翼的構型,並為他裝上了日本發動機中馬力最為強大的譽型發動機,因此在1942年5月的首次飛行中,展現出跟零式戰鬥機不相上下的優秀纏鬥性能,絲毫不因為它龐大的體積而顯得笨重,並在隨後的飛行中飆出了566km的高時速。不過流星因為它所搭載的譽型發動機性能十分不穩定,發動機的馬力時常達不到應有的水準,加上機件複雜維修不易,大大的延後了流星的服役日期,因此流星在發配前線服役時,已經是1944年5月。雖然經過細部修改並性能優異的流星改以到前線服役,但到達真正可作戰的數量時,馬里安納海戰已經結束,可供操作這種大型攻擊機的大型空母僅剩下一艘瑞鶴,其他的都因為重傷而暫時無法作戰,因此大部分出廠的流星都被當成陸基攻擊機使用,少有擔任原本的艦攻任務,加上日本制空權的喪失,本土常遭美機轟炸,日本把飛機的生產重點轉移到能夠防空的戰鬥機,使得流星的產量加減少,活動次數也非常的少。流星包括原型機在內,總產量僅只有114架,跟其他各種動輒上千的艦攻相比,流星實在可以說是生不逢時
型號 | 流星改(B7A2) |
翼展 | 14.4m |
長 | 11.49m |
高 | 4.07m |
重 | 3614kg |
發動機 | 1具中島"譽"12型複列星型18缸空冷發動機 (1825hp) |
最高速率 | 566km/h |
實用昇限 | 8950m |
續航力 | 3040km |
武裝 | 兩翼99式2號20mm機砲各1門 後座13mm旋回式機槍1挺 機腹可掛載600kg炸彈或1枚魚雷的掛架1個 兩翼下可掛載60kg炸彈或副油箱的掛架各1個 |
乘員 | 2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