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航空母艦飛龍
(AIRCRAFT CARRIER HIRYU)
飛龍(チベピよ)
日本海軍在蒼龍建造成功後,便著手於二號艦飛龍的建造工程。但由於友鶴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 ,日本海軍對於採用電焊法所製成的軍艦,對其艦身結構存有很大疑慮,因此飛龍並未和蒼龍一樣採用電焊法建造,而是使用了較為傳統的铆接法。飛龍的艦橋位置和赤城相同位於船中央偏左舷而非像蒼龍於前甲板偏右舷的設計,理論上飛龍應該比蒼龍重心更平穩、艦載機起降作業的指揮也較方便,但卻因為煙囪引發的熱氣流和艦橋引發的擾流,使得飛行甲板氣流 比起蒼龍明顯惡化,嚴重時甚至影響到艦載機的起降作業,於是決定停止採用偏左舷的設計,然而飛龍的建造工事已經完成大半,因此只在建造翔鶴級空母時 將艦橋移到右舷,而飛龍則沿用原設計。此外飛龍的水下結構也經過改良,不但改變艦艏和舵的外形以減少航行的阻力(蒼龍使用吊下式雙舵,飛龍則用單舵),水下部分的鋼板厚度也較蒼龍略為增加,以求得較蒼龍更佳的凌波性及復原性
。飛龍在1938年7月5日完工於橫須賀造船廠,並隨即和蒼龍一同編組第二航空戰隊,這使得聯合艦隊所能運用的艦隊空母數量增加到了4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飛龍為第一艘搭載九六式25mm三連裝機槍的空母,之前的空母則是搭載連裝的九六式機槍1940年9月,飛龍出擊法屬中南半島北部以提供登陸部隊的火力支援,由於當時蒼龍正在華南戰場,因此並未和飛龍一同出擊,直到隔年7月,第二航空戰隊的兩艘空母才一同出擊法屬中南半島南部,並擔任火力支援任務。1941年12月7日,蒼龍和飛龍所編組的第二航空戰隊參加了空襲珍珠港的戰役,在回航日本途中,由於威克島的戰況吃緊,因此蒼龍和飛龍轉向威克島,並給海軍陸戰隊提供了相當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1942年則出擊南太平洋及印度洋等地,空襲了達爾文港,並在印度洋上擊沉了英軍的輕空母哈密斯號及重巡洋艦多塞德特郡號
1942年6月5日,飛龍參加中途島海戰,由於飛龍的位置和另外三艘空母距離較遠,加上艦長優秀的操艦技術及凶猛的對空火力,飛龍幸免於上午的致命攻擊。並在隨後派出以小林大尉指揮的俯衝攻擊機隊,小林攻擊隊雖然在美軍激烈的抵抗下損失慘重,但卻讓約克鎮號連吃了三枚重型炸彈,其中一枚還炸燬了約克鎮號的機艙,使約克鎮號暫時失去航行能力。略過中午,飛龍再度起飛攻擊隊,由友永大尉率領魚雷機群再度發動攻擊,友永本人的座機在上午對中途島的攻擊中受到損壞,他的戰機主油箱僅只能裝載一半的油料,這表示他完全沒有回航的希望,於是在投完魚雷後,友永的座機直接撞向約克鎮號的右舷,友永攻擊隊雖然受到了較小林攻擊隊更兇猛的抵抗,不過還是有兩枚魚雷命中了約克鎮號,在這些攻擊後,約克鎮號完全失去了戰鬥能力
接近黃昏時,山口少將計劃將飛龍上的殘存兵力集合起來發動最後一次攻擊,但是就在攻擊隊準備出發之際,企業號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突然從雲中竄出,由於空中戰機數量不足,飛龍只能以艦上防空火力做最後的反擊,四枚炸彈直接命中飛龍,並在機庫引發連續的爆炸,飛龍瞬間就陷入了一片火海,最後只得宣布棄船。山口少將自己則留在艦上與艦共存亡,飛龍最後由護衛的驅逐艦卷雲發射的兩枚九三式魚雷擊中,並隨即開始下沉。第二天早上,從鳳翔起飛的偵察機發現飛龍正在漂流,而且上面似乎還有些人員,山本派遣驅逐艦谷風前去營救,但是到達預定海域時卻再也找不到飛龍蹤影
尺寸 | 長227.35m、幅27m、吃水7.46m |
排水量 | 17300噸 |
速力/續航力 | 34.6節;8000海浬/14節 |
武裝 | 12.7cm/40連裝高射砲6座
25mm三連裝機槍 25mm連裝機槍 |
搭載機 | 各式戰機73架(常用57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