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航空母艦鳳翔

(AIRCRAFT CARRIER HOSHO)

鳳翔(ゾよウブよ)

    原本在日俄戰爭中沒收的英國籍貨輪芮辛頓號,在收歸日本海軍後改名若宮,並當成運輸船使用。1913年,日本海軍對若宮進行大改裝,在船內新增設了飛機的零件庫、汽油庫、飛行員的起居室、飛機維修用的格納庫等。經過改裝後的若宮以水上飛機母艦的身分參加了一次大戰,並活躍在青島方面的偵查任務

由於若宮強大的搜敵能力受到日本海軍的肯定,加上在戰艦長門和輕巡木曾試驗的飛行機滑走台,給日本海軍更多操作艦上機的經驗。在這之後,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可供輪式艦上機起降用的軍艦,以擔任艦隊搜查和輔助攻擊的任務。由於之前沒有這類的先例, 後來藉由英國方面的協助,包括起降的輔助設計、艦載機的搭載裝置以及艦載機本身的研發,最後終於成功達成運用輪式機起降的設計。 由於當時尚未有航空母艦的艦種編制,因此新造艦以七號特務艦為記畫名,並預定予以龍飛之名,後來才正式更名為鳳翔。由於建造當時正值日本國內經濟不景氣,政府為了挽救民間企業,因此鳳翔是由民間的淺野造船所建造艦身,在下水後才由曳航至橫須賀繼續進行剩下部分的艤裝。鳳翔在1922年12月27日在橫須賀完工,為全世界第一艘以純空母為設計完工的空母(之前出現的空母多由主力艦、補給船及巡洋艦改裝)

    新完成的鳳翔有一個偏右舷的島嶼式艦橋和三角檣,在艦橋後方則有3座起倒式的煙囪,平常巡航時把煙囪立起來以增加排煙效率,而起降戰機時則將煙囪放平避免造成起降時的干擾。飛行甲板全長168.25m、最寬處22.7m,飛行甲板除了後部鋪設有木板外,其他的部分則是直接為鋼板,飛行甲板上則有兩座的飛機升降機,一座在艦尾,一座則在艦橋前方。飛行甲板的前方做成向下傾斜,這是因為要使艦載機能夠利用傾斜的滑道加速起飛。艦橋的前方則設有大型的起重機用來吊放艦載機,艦橋到後部升降機前方則設有縱索式攔截索以供艦載機的降落。所謂的縱索式制動裝置就是在飛行甲板上中有和艦身艏艉線平行的鋼纜,而鋼纜鋪設區則設有和艏艉線垂直的木製駒板,艦載機降落時則利用起落架間裝備的抓鈎摩擦鋼纜並利用駒板的攔阻減低速度,鳳翔上裝備的是以15cm間隔的100m長鋼纜60根所組成的減速區。另外當時尚未有機動部隊的概念,因此鳳翔另外在前後升降機的前方兩舷各裝備一門14cm/50單裝砲以用來對抗可能會遭遇到的敵方水雷戰隊和潛艇,兩門8cm/40單裝高射砲則裝備在減速區後方的兩舷,以顯隱式的方式裝備(所謂的顯隱式就是平時裝備於甲板上,必要時則可以收到甲板下方)。鳳翔採用密閉式機庫設計,但是由於艦身太小並沒有裝備戰機專用的汽油櫃,改以在專用的庫房內儲存汽油桶方式來供應,因此鳳翔上面嚴格執行煙火管制,打火機和火柴等可以引火的物品和香菸在鳳翔上都被列為管制

    鳳翔在完工後,於1923年2月22日由原英國空軍的喬登上尉(William Lancelot Jordan)駕駛三菱一〇式艦上戰鬥機首次在鳳翔上完成起降的操作,並因此獲得日幣15000元的獎金,隨後在同年3月5日由吉良俊一上尉同樣駕駛一〇式艦戰在鳳翔上完成了起降,吉良上尉也是第一位在日本空母上成功起降的日本飛行員,他本人也因此得到當時的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的表揚,之後鳳翔主要用於訓練飛行員以及進行空母操作上的測試

    而在隔年的6月6日到8月20日,鳳翔又進行了小幅度的改裝。首先將飛行甲板上的島嶼式艦橋、三角檣和大型起重機撤除,另外在機庫前端設置了航海艦橋,這是因為在鳳翔狹小的飛行甲板上操作戰機,右側巨大的島嶼式艦橋對方行員造成了相當的危害,因此改以平甲板的方式操作這種平甲板的設計也成為後來日本輕型空母採用的設計。而原本設置艦橋的舷側則設置了一根巨大的起倒式桅杆,並在其後的兩舷各新裝備了一座14cm砲使用的2.5m測距儀,煙囪則改以用放平的方式使用。而為了起降安全的關係,8cm高射砲移到第一煙囪前方以方便快速稼動,原本在前牆上的探照燈則移前部升降機的後方兩側,同樣採用了隱顯式配置,飛行甲板前部的傾斜角也減少以水平化,之後於1928年時更將原本的重油/煤混燒鍋爐換裝成重油鍋爐

    而在1930年自法國導入橫索式制動裝置,並在空母加賀上進行相關的測試,測試的結果令日本海軍感到滿意,因此在隔年鳳翔便換裝的日本國產化的萱場型橫索式制動裝置。所謂的橫索式就是在飛行甲板上設有和船身艏艉線垂直的攔截索,艦載機降落時利用尾鈎鈎住鋼纜來減速,由於不論是效率還是可靠度都遠勝縱索式,因此之後的空母都採用了此一裝備。而鳳翔利用換裝制動裝置時,也在前部升降機的前方加裝了遮風柵,前部升降機則向後略為擴大以容納較大型的新式戰機,同時將艦身中部的飛行甲板鋪設木甲板以改善艦在機操作上的方便性。在改裝後,鳳祥與大型空母加賀共同編組第一航空戰隊,1932年爆發的一•二八事變中(當時另外一艘大型空母赤城作為預備艦正在進行小幅度的改裝工程,另外輕空母龍驤的建造工程則尚未完工),第一航空戰隊暫時編入第三艦隊,並且和第三艦隊的輕巡那珂、阿武隈、由良以及驅逐艦沖風、峯風、沢風、矢風共同編組成機動部隊,主要擔任上海一帶的對地攻擊任務,這也是日本海軍在實戰中首次編組機動部隊

    1935年9月25日,臨時編成的第四艦隊為了前往岩手縣東方海域進行演習,因此從函館出發,然而艦隊在輕忽當時有強烈颱風靠近的狀況下,認為艦隊若能克服颱風的海象隊訓練也有幫助而強行前進,結果在9月26日下午遭遇颱風暴風圈,多數艦艇在嚴酷海象中造到重創,因此被稱為第四艦隊事件,事件發生後的調查報告指向為了追求艦艇的性能,結果過度輕量化並且為搭載大量武裝而忽略部原性為事發主因,導致日本海軍全盤性的檢討艦艇的設計與穩定度。在第四艦隊事件中,鳳翔飛行甲板前端遭到巨浪壓毀,艦隊中最為新銳的重武裝輕巡最上艦艏鋼板發生嚴重皺褶和龜裂,特型驅逐艦初雪和夕霧則艦艏斷裂損失,其他艦艇也有大大小小的損傷

    1935年10月,鳳翔進入橫須賀造船廠進行修復作業 ,首先將運用起來不太理想的起倒式煙囪固定成水平向外突出的方式並拆除煙囪的起倒驅動設備,以減低乾舷以上的重量大概60噸,並將飛行甲板的前端略為削平減短長度,飛行甲板前端凸出部分的支撐結構也予以加強。原本裝配的顯隱式8公分高射砲則被撤除,改以在艦身前部和後部兩舷側各加裝共六座13mm連裝機槍以保有防空火力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國和日本正式宣戰。隨後日本海軍將空母加賀和鳳翔編組成航空戰隊並加入第三艦隊,於1937年8月對華中一帶沿海地區進行空中攻擊任務,鳳翔於8月底離開華中回國進行短暫整補後,於同年9月改與空母龍驤一同出擊華南一帶沿海,之後於12月回國並被編入預備役。1940年又回復現役並改編入第三艦隊,然而鳳翔不論在航速或搭載機數都無法和當時的大型空母相提並論,因此並沒有參加機動部隊,反而主要搭載九六式艦攻作為偵查和反潛哨戒的任務。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鳳翔所屬的第三艦隊和第一艦隊一同由瀨戶內海出發前往小笠原群島一帶進行偵察任務,之後回到本土

    1942年2月,美國海軍的機動部隊對馬紹爾群島一帶發動空襲,考慮到美軍機動部隊可能對日本本土進行攻擊,因此日本海軍在2月8日由戰艦伊勢、日向、山城、扶桑,空母翔鶴、瑞鶴,重雷裝巡洋艦大井、北上等一同編組成警戒艦隊,並從豐後水道(九州和四國間的海峽)前往小笠原群島一帶進行搜索美軍機動部隊的任務,然而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艦隊於3月15日回到日本。之後於1942年4月鳳翔原本所隸屬的第三航空戰隊(含空母鳳翔、瑞鳳,驅逐艦三日月、夕風)改編入第一艦隊,因此在中途島海戰中,鳳翔和戰艦大和、長門以及陸奧等一同於5月29日從柱島出擊,鳳翔在該戰役中搭載九六式艦戰和九六式艦攻擔任主力艦隊的簡單防空以及偵查和反潛哨戒任務。然而由於第一航空戰隊和第二航空戰隊的主力空母遭到重創,主力艦隊事實上並沒有任何建樹,而鳳翔的搭載機則在6月6日發現了重創並且正在漂流中的空母飛龍,飛龍最後的照片也是由鳳翔的搭載機所拍攝的。在救助了機動部隊的成員後,日軍艦隊回航日本,但在搜救期間鳳翔卻成功發揮了舊式戰機的低速和靈活性,活躍在搜救、引導艦隻,甚至於對長門和陸奧進行醫療用品的空投作業,當時在大和艦上擔任參謀長的宇垣纏少將留下了"鳳翔以少數艦載機在惡劣天候中仍完成任務,值得讚賞"(鳳翔は少数飛行機を以て悪天候と闘ひ克く其任務を達成せり共に賞賛すべきなり)的評論

    中途島海戰後,鳳翔轉任空母訓練艦,主要擔任鹿屋航空隊(操作艦上攻擊機及艦上轟炸機為主)和築城航空隊(操作艦上戰鬥機為主)的艦上著艦訓練用途,並擔任潛艇部隊魚雷攻擊的假想標的艦,因此只在瀨戶內海活動,就連當時鳳翔的梅田艦長後來在回憶中也自嘲自己為"幼稚園保母"(幼稚園の保母さんの役目)。1944年初,為了對應新式的艦上攻擊機天山和艦上轟炸機彗星,鳳翔再次進行改裝,主要是將飛行甲板向前後延長為180.8m,前後部分的飛行甲板造型也做了改變,兩座飛機升降機的尺寸也進行了放大以因應新式戰機的尺寸,另外為了對應新式機(特別是天山)的重量增加,鳳翔也將航空索具全部換新。為了因應飛行甲板面積增大導致重心與結構的問題,鳳翔艦艉的飛行甲板支撐結構改採用大型化的設計、艦艏部分的支撐結構也予以改良,同時把四門14cm/50單裝砲全部拆除以減輕重量,艦橋前方兩舷處則個新增一座25mm連裝機槍,原本的13mm連裝機槍也全數更換為25mm機槍以強化對空能力,另外在必要時也可以再另外加裝25mm單裝機槍,但實際數目不明。在經過這次改裝後,鳳翔的復原性減低,加上延長的飛行甲板對操艦上造成了相當的妨害,因此鳳翔幾乎失去遠洋航行能力,加上偏小的艦體無法在實戰中操作新式戰機,只能繼續在瀨戶內海擔任訓練艦。之後由於美軍的空襲加劇,因此在1945年3月19日的第一次吳港空襲中,鳳翔是以靠泊的狀態應戰,雖然飛行甲板美軍艦載機命中三發炸彈,但是由於艦上並未裝載戰機和航空燃油,加上缺乏燃油並未有足夠的引火品,因此損傷很快被修復。之後鳳翔塗上了偽裝迷彩並轉任預備艦,和空母龍鳳一起擔任防空砲台的任務;而在同年7月24日的第二次空襲中,鳳翔再度受到輕傷,但隨即在半個月後修復,因此在戰爭結束時,鳳翔、龍鳳和葛城是吳港中僅有有自力航行能力的空母(另一艘有自力航行能力的空母是在佐世保的隼鷹,但隼鷹由於輪機受損僅只具備有限的航行能力)

    在戰爭結束後,鳳翔於1945年10月拆除了過長的前部飛行甲板並卸除了所有的武裝,機庫內則臨時再搭建了一層甲板以提高人員的裝載量。經過簡單整備的鳳翔開始擔任人員復員艦,主要往來於日本和南洋一帶進行人員的運輸任務,之後於1946年8月31日完成復員任務,前往大阪的日立築港造船廠進行解體,解體作業在1947年5月完成

  新造時 1942年6月 1945年
尺寸 全長168.12m、艦身全幅18.9m 全長168.12m、艦身全幅18.9m 全長168.12m、艦身全幅18.9m
排水量 7470噸

7470噸

不明
動力 艦本式ロ號水管式重油鍋爐4座

艦本式ロ號水管式重油/煤混燒鍋爐4座

帕森式高低壓反動式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2座

30000匹軸馬力,雙軸推進

艦本式ロ號水管式重油鍋爐4座

艦本式ロ號水管式小型重油鍋爐4座

帕森式高低壓反動式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2座

30000匹軸馬力,雙軸推進

艦本式ロ號水管式重油鍋爐4座

艦本式ロ號水管式小型重油鍋爐4座

帕森式高低壓反動式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2座

30000匹軸馬力,雙軸推進

航速/續航力 25節;8000海浬/15節 25節;8000海浬/15節 24.7節、不明
飛行甲板 全長168.25m、全幅22.7m

飛機升降機前後各一座

全長168.25m、全幅22.7m

飛機升降機前後各一座

全長180.8m、全幅22.7m

飛機升降機前後各一座

武裝 14cm/50單裝砲4門
8cm/40單裝高射砲2門
14cm/50單裝砲4門
13mm連裝機槍6座
25mm連裝機槍8座
25mm單裝機槍數量不明
搭載機 一〇艦戰6架、一三式艦攻9架、補用6架,共21架 九六式艦戰8架(補用3架)、九六艦攻6架(補用2架),共19架 訓練艦,無固定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