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式
(Fulmar)

海燕式(費里)

        由於英國海軍的艦載機到了戰前已經顯得有些過時,因此在1938年提出了新型艦載機的規格書。費里公司的設計師馬塞爾•羅貝爾(Marcel O. Lobelle)及旗下的工作人員,便以1937年1月試飛成功的P.4/34輕型轟炸機為基礎,加以改良成為了海燕式艦上戰鬥轟炸機

        海燕式在發展的途中,適逢勞斯萊斯開發出梅林發動機的影響,將新機改採用性能較好的梅林發動機。戰機的中央冷卻器則設置在機腹中線上,駕駛座和機身後艙則有無線電裝置隔開,因此駕駛座和後艙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兩部分。為配合空母的作業,海燕式的主翼採用手動式摺疊翼以節省空母上的空間,尾鉤則裝置在後艙的機腹後方以減短降落距離。和大多數艦上轟炸機不同的是,海燕式並沒有中線掛架,因此載彈量不大,只能靠翼下掛架掛載113kg炸彈,跟當時的日美機種相比,海燕式載彈量實在不足

        不過由於海燕式的空戰性能還不錯,英國海軍感到十分滿意,因此在1940年1月首航的半年後,就有一個中隊在操作海燕式(806中隊),並在同年8月進駐位於地中海的光輝號(Illustrious)空母上,並和義大利空軍的CR.42等戰機有過一段纏鬥。從1941年8月後,海燕式也被布署在地中海或大西洋商船團中配有彈射器的商船上,以驅逐一些有可能危及船團的轟炸機或攻擊機,或者備大量彈射進行密集性的攻擊,最多曾經有高達14個中隊在執行這類的任務。由於海燕式在地中海戰場和義大利空軍的戰鬥中表現不錯,因此在結束250架I型的生產後,將海燕式換裝更強力的梅林30型發動機,並將武裝換成了更具破壞力的白朗寧12.7mm機槍,而成為更具威力的II型機。II型的產量一共有350架,不過當海火式戰鬥機的性能逐漸穩定後,海燕式在1943年2月停產,並將艦上主力戰鬥機的位子讓給了海火式

型號

II型

翼展

14.14m

12.24m

3.25m

3182kg

發動機

1具勞斯萊斯梅林30型V型12缸液冷發動機(1300hp)

最高速度

440km/hr

最大昇限 8300m

續航力

1255km

武裝

兩翼白朗寧12.7mm機槍各4挺,部分機型後艙裝有維克斯K型7.7mm旋回式機槍1挺

翼下113kg炸彈用掛架各1個

乘員

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