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艦的分級標準
一般上來說,我們常把戰艦和戰鬥巡洋艦這些大型主力艦分成無畏級或是超無畏級,但是事實上細分起來可以細分為前無畏級、無畏級、超無畏級三大類,而其中超無畏級戰艦又細分為超無畏級、後日德蘭級、條約級和無條約級,但這些時期代表什麼意義?就設計上要如何劃分?恐怕許多人仍不清楚,因此這邊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分級的標準和意義
無畏級戰艦指的就是以1906年12月下水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為藍本,採用"單一口徑主砲"的設計,廢除了以往和主砲口徑頗為接近的中間砲設計,僅搭載大量的單一口徑重砲和數門射擊速度快的小口徑砲,不再使用中口徑艦砲。由於廢除了中間砲的設計,艦上大量的空間全被拿去給大口徑的主砲應用,因此主砲的搭載數量大幅增加。舉例來說,排水量18110噸的無畏號裝有5座連裝主砲塔,相較之下更晚完工的前無畏級戰艦納爾遜勳爵號(HMS Lord Nelson),雖然整體在火力和噸位上並不會和無畏號相差太多,但是多樣化的艦砲造成了在射控和後勤補給上的不便,儘管晚了兩年完工,但納爾遜勳爵號在一完工就被歸類為二線軍艦了,因此這種劃時代的設計被各國紛紛採用,成為了一個標準,因此依照這種思想建造的軍艦便稱為無畏級戰艦,之前的舊式設計則稱為前無畏級
而1912年1月英國海軍在建造的獵戶座號(HMS Orion)時,秘密的進行了34cm砲的測試。但是在獵戶座號建造的途中,搭載新型大口徑主砲的消息卻被當時的記者得知,並以超無畏級戰艦(Super Dreadnought)稱之, 因此後來大多將主砲口徑在30.5cm的單一巨砲艦稱之為無畏級戰艦,而在之後採用更大口徑的單一巨砲艦則多被稱為超無畏級戰艦,超無畏級戰艦的出現也象徵著海軍界進入了大口徑艦砲群起的年代
所謂的後日德蘭級戰艦主要是吸取了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蘭海戰中的實戰教訓。由於過去主力艦間主要做短距離的舷側射擊,因此砲彈多以水平或低角度擊中敵艦舷側,所以當時不論是無畏級或是超無畏級戰艦大多都是以乾舷部分的垂直防禦為主要課題。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主砲射程越來越大,為了發揮高射程主砲必須以大仰角的方式發射,因此砲彈變成多以垂直或大角度的狀態擊中水平甲板,特別是砲塔上蓋、彈藥庫和機艙上部的裝甲等部分,更是有被一擊轟沉的危險,像是日德蘭海戰中英國的戰鬥巡洋艦無敵號(Invincible)、不倦號(Indefatigable)、瑪麗皇后號(Queen Mary)就是主砲砲塔天蓋被貫穿而瞬間爆沉的;另外在一次大戰後期,魚雷早期所出現的技術問題逐漸被克服,甚至在1918年6月10日奧匈帝國的戰艦聖帝凡尼號(Szent Istvan)被義大利魚雷艇MAS-15的雷擊擊沉,證明小艇搏大艦的可能性。因此在這些後日德蘭級戰艦中,最主要的課題除了強化自身的攻擊力外,強化水平裝甲防禦和水下防護能力也是重點研發項目,所以從後日德蘭級戰艦如日本的長門級或是美國的科羅拉多級上都可以看到對水平裝甲和水下防禦的改進
至於條約級戰艦則是指受1923年實行的華盛頓限武條約和1930年簽訂的倫敦限武條約所規範建造出來的主力艦,特別極大部分都是華盛頓條約中所認可的"代艦"計劃,所謂的代艦就是用來替換艦齡已經達到20年以上,而且必須要是華盛頓條約中所認定的保存艦才行。英國的納爾遜級、法國的敦克爾克級便是條約級戰艦中的代表。這些條約型軍艦主要符合"基準排水量35000噸以內"和"最大主砲口徑16吋以內"這兩項規定,然而在這些限制下為了追求某方面的性能,部分的性能就必須放棄掉,所以條約級戰艦大多是重武裝、重防禦卻腿短又跑不快,不然重火力、輕防禦以提升速度或是乾脆直接縮小艦艇的戰力追求性能的平均,因此就更晚出現的無條約級主力艦來說,條約級戰艦不是過於小型化就是先天有缺陷艦種
而最後發展的階段就是1936年12月31日限武條約到期後所建造的軍艦,由於十幾年間科技的進展和海戰趨勢的改變,這些不受到任何規範所建造的無條約級戰艦可說是最完美而戰力強大的工藝品,像是美國的愛俄華級、德國的俾斯麥級和日本的大和級最具有代表性。特別在不受到條約的限制後,這些軍艦的武裝和排水量飛躍性的暴增,同時在金屬材料學上更進一部的研究使得這些主力艦的防禦力更強但卻使重量相對性的減輕,火砲的攻擊力和口徑也大幅的成長。另外這時期由於航空攻擊力量的提升,主力艦上的防空火砲數量也相當性的成長,而為了兼顧各方面的需求,整體的設計也有相當大的進步,可以說戰艦發展到這一程度以達到科技上某程度的高峰了